同时,日前相关信息显示,协鑫新疆硅料厂4条产线中目前已经有1条线开始恢复,其月产能1000吨,年产能1.2万吨,预计剩余几条线在本月末全面恢复的概率较大,这对于整个光伏产业的价格下行具有积极意义。
老红建有一个光伏企业投融资信息库,每天都会充填最新的信息,因为不同企业信息数字的增长有多有少、有快有慢,形成一个事实是:企业无论大小、所有制无论民营国有,一个企业新增投融资信息数量的多少、快慢,和这个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成正比。例如截止8月8日,今年以来不同企业的投融资信息数量显示,通威是43条,天合是45条,隆基是88条,中环是76条,特斯拉是58条,既纪录他们投融资事件的多少,又代表着他们在市场中影响力的大小。
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雷军是这么想的。小米一系列的有影响力事件,不是创造的结果,而是雷军独特、深度思考的结果。独特、深度的思考,只能来自企业家们对市场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情怀。2020年,就在光伏企业围绕技术路线、尺寸大小、价格涨跌几个竞争市场杀得眼红的时候,这几家龙头企业已经开辟了另一个竞争市场品牌竞争。有关品牌,雷军在发言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小米手机最先问世的是操作系统,敢不敢在自己的手机上替代已有操作系统而用无人知晓的MIUI?小米招募了100位志愿者刷机。
中国光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,经过20年的做产品,现在终于来到了做品牌的阶段。品牌是企业一个个有影响力事件的堆积,光伏企业要更多创造有影响力的事件。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初始阶段;2004年在补贴政策的扶持下,欧洲光伏需求市场的突起,使得中国产生了十家左右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民营光伏企业。
据此,中国光伏产业世界第一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。更有甚者的是,明明风电巨额欠补已是前车之鉴,光伏企业还要重蹈覆辙。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大发展阶段;2011年欧美国家开始的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,带来数家中国领先世界企业的倒闭。中国许多产业都离不开扶持政策,但是把扶持政策逼到欠补上千亿、逼到违反《可再生能源法》绝境的,恐怕只有光伏和风电产业。
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遇,和许多新兴产业一样,中国光伏产业也是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新兴产业,中国的新兴产业都具有领先世界的可能性;资本要素。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调整阶段;2015年在中国补贴政策的扶持下,国内光伏需求市场出现并快速增长,带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成长。
为了回答问题,老红分析了决定一个产业繁荣与否的几大要素:机遇要素。现在每隔几天,就有新的最高光伏转换率出现,也主要是由中国光伏企业实现的。光伏产业不是这样,在中国的各行各业中,没有比光伏产业更与世界融合、更具有国际企业基因和国际市场经历的了。因为2021年以前的中国光伏产业是需要补贴的产业,政策要素至关重要。
国家对光伏产业是大力支持的,但是很难说有格外的支持,补贴数字也一定不是最多的;企业家要素光伏产业不是这样,在中国的各行各业中,没有比光伏产业更与世界融合、更具有国际企业基因和国际市场经历的了。这两个经历的本质,其实是中国光伏产业在争取生存空间的时候,比其他产业更顽强。这一数字可以比肩世界最著名企业,连续7年占据世界500强企业第一的沃尔玛,其境外门店数占门店总数的58%;华为海外收入占比70%;苹果、谷歌、亚马逊和微软的企业利润大部分来自境外。
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大发展阶段;2011年欧美国家开始的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,带来数家中国领先世界企业的倒闭。以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例,从企业的国际市场基因看,它和中国光伏企业很相似,早期都是在国际资本市场完成融资;从企业的国际市场经历看,它和中国互联网企业很不相似,互联网企业的早期市场是国内,光伏企业的早期市场百分之百是国外。
531代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,新冠疫情成为淘汰落后光伏企业的加速器。如果第二个经历还有风电产业,那么第一个经历光伏产业独一无二。
一个是少有的把补贴政策逼到绝境的经历。这种顽强,把国际市场逼到双反,把国内市场逼到欠补。在其他产业,有一两个企业领先世界就不错了,可在当前的光伏产业,各生产环节世界前十的企业几乎都是中国的;在其他产业,中国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但技术未必领先,可在当前的光伏产业,各生产环节产品全球市场份额无不占据70%以上,各项最先进的技术指标也几乎都是中国企业创造的;在其他产业,中国产品全球领先但生产产品的装备未必领先,可在当前的光伏产业,不仅产品全球领先,生产产品的装备正在全面领先。现在每隔几天,就有新的最高光伏转换率出现,也主要是由中国光伏企业实现的。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非常努力,甚至比光伏产业更加努力,可为什么偏偏光伏产业成为了世界第一?长时间的比较和思考,老红注意到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,有两个经历是其他产业没有的:一个是最独特的国际市场基因和经历。中国的各行各业都不乏了不起的企业家,通讯行业的任正非、互联网行业的马云更是世界级的企业家,中国光伏产业有世界级的影响力,但是中国光伏企业家目前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影响力。
规模经济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,除了双反时期,资本对光伏产业始终是追逐的,但程度远不如互联网、AI、IOT等高科技产业,风险资本更是鲜有进入;技术要素。麦肯锡曾结论:虽然中国作为全球大国,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,但中国经济尚未全方位实现与世界融合。
总之,无论从哪个角度,都无法精准回答光伏产业成为世界第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。十三五规划是太阳能发电装机1.05亿千瓦,结果建成了2.04亿千瓦。
通过欠补,光伏产业把国家扶持政策利用到了极致。促成中国光伏产业成为世界第一的原因有很多,但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原因?老红对此想了很久,却没有答案。
过去知道光伏产业的人,没有不知道两头在外和双反这两个概念的,现在知道中国光伏产业的人,没有不知道欠补和531这两个概念的。互联网企业经过长期努力,到目前海外收入占比,腾讯不到10%,阿里巴巴也就20%。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调整阶段;2015年在中国补贴政策的扶持下,国内光伏需求市场出现并快速增长,带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成长。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二次大发展阶段。
一个产业要成为世界第一,首先必须是世界的产业。因为2021年以前的中国光伏产业是需要补贴的产业,政策要素至关重要。
这些概念,当时看是悲哀的,现在看也许恰恰就是它们成就了今天世界第一的中国光伏产业。国家对光伏产业是大力支持的,但是很难说有格外的支持,补贴数字也一定不是最多的;企业家要素。
更有甚者的是,明明风电巨额欠补已是前车之鉴,光伏企业还要重蹈覆辙。光伏是高端装备加工产业,不是典型的高技术企业,和所有同类企业一样,同样经历早期从装备到技术都是依靠境外的落后局面,早期的光伏产业可能更有甚焉;政策要素。
过去十年,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%,主要是由中国光伏企业完成的。虽然这不是主动的集体意识,但却是光伏企业都知道的必然结果。更重要的是,许多中国光伏产业标准正在成为世界标准。而能够如此顽强、承担如此风险的,也只有朱共山、高纪凡、曹仁贤等这样一批优秀的民营光伏企业家们。
光伏企业则完全不同,从诞生到双反之前,光伏产品99%出口,双反之后许多企业出口比例降到30%,531之后各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又快速把出口比例提升到70%。为了回答问题,老红回顾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:上个世纪末的最后几年,中国有了几家小规模生产的民营光伏企业,但需求市场很小。
但在不同时期,国家对各行各业都曾出台过扶持政策。据此,中国光伏产业世界第一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。
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初始阶段;2004年在补贴政策的扶持下,欧洲光伏需求市场的突起,使得中国产生了十家左右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民营光伏企业。在此阶段之前,几乎是民营企业的独占市场,在此阶段之后,国有企业快速在应用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;2018年的531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,让中国光伏产业进入第二次调整阶段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